01 從文字結構看「家」:家= 宀+ 豕
宀:建築物的頂,房屋,屋簷下。 豕:豬
02 從中國成語詞句看「家」:
成家立業 自成一家 家常便飯 家喻戶曉 家破人亡
四海為家 無家可歸 萬家燈火 百家爭鳴 半途出家
家庭 家鄉 家園 國家 家書 家屬 家教 家境 家長
家和萬事興 家羞不可外傳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
大學之道:
格物> 致知> 誠意> 正心> 修身> 齊家> 治國> 平天下
03 從社會現象看「家」:
-
離婚率直線上升>>家的危機
-
子女離家出走、吸毒、網巴、電子遊戲機
-
夫婦關係欠佳
-
定力不夠
-
經濟掛帥
-
家庭成員相聚時間甚少
-
有第三者介入
-
信仰膚淺等
04 家是什麼?家應有的真面貌:
家是一個:溫馨、安全、施愛和被關愛的地方;穿得暖和得到溫飽的地方;會被聆聽和聆聽人、被接納及接納人、被諒解、被寬恕及諒解人、寬恕人的地方;願意付出、犧牲、貢獻和有份建設的地方;在一天疲勞工作或讀書後極渴望回去的地方;能補足精力、平靜休的
地方;被尊重,被信任和有人性尊嚴的地方;最適宜人快樂健康成長的地方。
黃建國20121229慈幼協進會
05 教宗篤十六世對家庭危機的訓示:(摘錄於鮑思高家庭通訊195)
「家庭危機是一個危險也是一個成長的機會。只由表面的平靜無事與和諧並不是真的美滿。因為有些事物欠缺了,使它變得不足。真正的美滿亦需要有對比。就像黑暗和光明彼此補足。葡萄要成熟,不單需要陽光,也需要雨水,不單需要白天,也需要夜。
「丈夫和妻子一定要學習一起往前走,也是為愛自己的子女,因而互相重新認識對方,以更新的愛意彼此相愛,而且愛得更深更真。所以,這是個長遠的旅程:在痛苦中,愛真正地成熟。」
06 慈幼會總會長查偉思的肺腑之言:(摘錄於鮑思高家庭通訊195)
「面對問題和挑戰,設法努力跨越困境,是成長的必經之路。幫助家庭勇敢向前的最好方法就是互相溝通,而這溝通是要建基在互相扶持、尊重、協調和公平相待之上。改善溝通就是要仔細聆聽對方,並更清楚地表達自己。如果家庭中能將困難互相分享,問題必定能迎刃而解的。抱着『無論如何我都支持你』的態度。夫妻的愛不只是情感,而真正的愛更是一種行動:『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,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』(瑪七:12)
07 福音中耶穌在家所做的事:
-
瑪利亞和若瑟按上主的法律行完了一切,便返回了納匝肋。孩子漸漸長大而強壯,充滿智慧,天主的恩寵常在祂身上。(路二:39-40)
-
祂就同他們下去,來到納匝肋,屬他們管轄。. . . 耶穌在智和身量上,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,漸漸地增長。(路二:51-52)
-
耶穌和母親及門徒被邀去加納參加一對新人在家裡設的婚宴,並在那裡發了個奇蹟把水變成了酒。(若二:1-12)
-
耶穌同雅各伯和若望來到了西滿的家裡,西滿的岳母正躺着
發燒;有人就向耶穌提出她來,耶穌上前去,握住她的手,扶起她來,熱症遂即離開了她;她就侍候他們(谷一:29-31)
黃建國20121229慈幼協進會
-
耶穌從那裡起身,往提洛和漆東境內去了。祂進了一家,不
願任何人知道,但不能隱藏。. . .耶穌對那客納罕婦人說:「先應讓兒女吃飽了,因為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。」. . .耶穌就醫好了她的女兒(谷七:24-28f)。
-
耶穌在肋未家中坐席時,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與耶穌和祂的門徒一起坐席,因為已有許多人跟隨了祂。法利塞人對祂的門徒說:「怎麼祂與罪人和稅吏一起吃喝?」. . .耶穌說:「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,而是有病的人;我不是來召義人,而是召罪人」。(谷二:15-17)
-
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的女人,把耶穌接到家中。. . . 「瑪爾大、瑪爾大!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,其實需要的唯有一件。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,是不能從她手中奪去的。」(路十:38-42)
-
耶穌來到那地方,抬頭一看,對匝凱說:「匝凱,你快下來!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。」. . . 「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,因為他也是亞巴郎之子。因為人子來,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。」(路十九:1-10)
08 聖家如何面對問題:
-
耶穌生於童貞女:瑪利亞許配給若瑟後,在同居前,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。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,不願公開羞辱她,有意暗暗地地休退她。(瑪一:18f)
-
賢士們離去後,上主的天使托夢給若瑟說:「起來帶着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,在那裡到我再通知你,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,要把他殺掉。」若瑟便起來,星夜帶着嬰孩和他母親,退避到埃及去了。直到黑落德死去(瑪二:13f)。
-
若瑟因是達味家族的人,動身往白冷,好同瑪利亞去登記。他們在那裡的時候,她分娩的日期滿了,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,用襁褓裹起,放在馬槽裡,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。(路二:4f) 黃建國20121229慈幼協進會
耶穌三天失蹤。最後在聖殿裡找到祂,祂母親對祂說:「孩子為什麼你這樣對待我們?看,你的父親和我,一直痛苦地找你。」耶穌回答他們說:「你們為什麼找我?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那裡嗎?」但是,他們不明白祂對他們說的話。祂就跟他們下去,到納匝肋,屬他們管轄。. . . (路二:41-48f)
09 慈幼會的會憲對家的訓示:
(2) 會憲16:家庭精神
鮑思高神父要團體中每位成員,都能感覺到彷彿在自己家裡一樣;為將團體化成家庭,大家要相親相愛,會士和青少年都要感覺到自己是受歡迎的,並有份去分擔責任,促進團體的公益。
這樣的團體,充滿着彼此信任、互相諒解的氣氛,大家自然需要並樂意將自己的一切與人分享,大家彼此的關係也無須借重於法律的規限,愛心和信德已成為行動的準則。
10 結語花絮:
(1)FAMILY =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
(2) 珍惜家庭團聚的時刻,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時刻:
1. 每天的晚飯 2. 一起祈禱的時刻:早晚禱、瑰玫經、感恩祭
3. 每週或每至少每月的家庭日 4. 傳統紀念及週年紀念等
黃建國20121229慈幼協進會
|